大三下学期小结

在大三下,我终将直面自己的未来。

即使如今本学期尚未结束,一切都并未尘埃落定,但在这寥寥几个月内我的心境,所思所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我不清楚这趟列车究竟通往何方,迷茫与清晰,自卑与自信交错地占据了这个学期。

从年初到今年的四月份,我的心里只有一件事,那就是要在北航的冯如杯上证明自己,我们在征集的项目中选择了一个感兴趣的“变色龙”项目,并结识了一位专精学术的博士学长,一拍即合。我最初为自己定下的目标是保底二等奖(去年三等奖),从寒假开始固定一周一次的论文汇报,确定方向思路,再到学期初高强度的开发,没日没夜的改模型,跑实验,很幸运的是我们的方法work了,即使不多但还是在真实世界呈现了效果,同时我们的指导老师自诩明白“冯如杯”这个游戏怎么玩,在PPT和答辩上多次在有益的方向指导了我们,这和去年的我们比已是质的飞跃,一切都在往冲击更高奖项的方向发展。然而实际却不尽如人意,这也是我大三下迷茫的开始,现场答辩以惨淡收场,我看着其他项目人均与xx企业合作,xx篇论文中稿,而我们的项目仅仅只有我们的团队,还有博士学长尚未被接收的工作,再加之后来听说今年计院想找回去年的场子,各大实验室的顶尖项目倾巢而出,而本科生更多的是以一个“宣传者”的身份站在答辩舞台前,而我们的项目只换来一句“想法很好,但是应用性太差”,我那几天脑海中充斥着对冯如杯,乃至对北航无尽的愤怒。

那么,我真正想要什么呢?马后炮来说,这次的冯如杯我完全不应该花时间准备,我目前的排名已经足够允许我保研,也不需要冯如杯的海量加分,本学期最需要做的是充实简历,找到研究生的归宿。以自我的利益来说,这算得上是一段充实的科研经历,如果不是各种无用功,一开始抱着发论文的想法做,没准如今论文已经在审了,我或许能去向更高的地方。是的,但是我的队友还需要冯如杯的加分,我个人能够放下对冯如杯的意见,因为它本质除了对我的自信造成了打击外,并无太多利益上的损害,而我处于保研边缘的队友乃至其他同学,由于这场实验室资源秀,很可能彻底错失了保研的机会,我身为他们的队长兼朋友,对这届冯如杯/六系冯如杯的加分政策表示强烈不满。

最近一个月开始为未来焦虑,也开始天天刷知乎,刷邮箱,看联系的导师,投的夏令营有没有回复,这彷佛是保研选手的必经之路,毕竟我真的非常渴望在学术上有所建树,我清楚我不能再保持沉默,找一个好导师将大于一切,但是我感兴趣的CV多模态/LLM领域已经卷上天了,我时常觉得自己没什么拿的出手的成果,怎么能和大佬们碰,又时常觉得我的理论知识很扎实,或许有大牛导师会欣赏我。昨天刘雪峰老师最后一堂课的发言打动了我,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呢,通常人们会给出两种解答,第一种是在和社会内其他人的比较中获得幸福,第二种是因人生体验更多而幸福,极端而言第一种会成为追名逐利之徒,第二种会成为躺平摆烂之辈。我共同拥有这二者的想法,但却互相拉扯,当我在冯如杯失利时,我可以认为现场答辩是一次难能可贵的经历,当我望见我的排名时,我又会沾沾自喜自己可以打败六系的众多强者。老师后续又道,真正的幸福,应该二者取其中(更具体的忘了),这和我目前的情况不谋而合,那么自适应的幸福算得上是一种精神胜利法吗?在保研这件大事上,我是该秉持着自己的想法,还是更追名逐利一些呢?目前保研的号角刚刚奏响,我在上周刚去南大参加完第一个夏令营,所幸结果暂未可知,目前可以将它当做一段难忘的经历。无论结果如何,这两年我在六系见到了很多人,学到了很多事,我从不后悔选择了六系。我会继续自省,继续前进,尽管这学期真的事事不尽如人意,仍希望两个月后我可以为我的本科生涯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。

最后致谢低谷时陪伴我的好兄弟们,感谢朱姐两年来不离不弃的相伴,感谢金哥❤萱姐分担我的压力,为我的生活带来快乐,感谢软工小组的所有人,是你们让我拥有一段完美的开发经历,感谢君楷在保研路上给我的指导,感谢我结识的越来越多的大佬们,遗憾未和大家早些相识,给大火磕一个了。